【资料图】
1月26日(正月初五)晚6时许,溪口派出所接到指挥中心指令,称栖霞坑古道有两名驴友迷路被困,需要紧急救援。接警后,溪口派出所民警联合水鹰救援队立即赶赴现场。
栖霞坑-唐田古道环线长达18公里,村级入口至少有栖霞坑村、唐田村、壶潭村三处,面对这一难题,民警巧用微信位置实时共享功能快速锁定被困群众具体位置。经初步判定,驴友被困位置位于栖霞坑村的雷锋山附近,该山海拔近700米,驴友已明显偏离“主干道”,进入了人迹罕至的野径。
到达栖霞坑村村口后,救援人员带上手电、饮用水等物资装备火速展开救援。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全程爬升,克服走岔路、高爬升等不利因素,救援人员于晚8时40分左右到达地图中标注的雷锋山“垭口”附近,而困难的救援之路才刚刚开始。“由于强风天气加上夜间能见度低,救援难度比较大,我们分析了被困人员可能活动的区域,采用人工搜索和空中无人机热成像技术配合搜索。搜索区域山涧纵横,直线几公里的距离,队员要绕过沟渠寻找路线,山的高度也比较高,救援难度较大。”水鹰户外应急救援队队员郑龙说道。
随着温度不断下降,民警担心被困人员出现失温等突发状况,便再次与被困驴友联系,听其详细描述周边植被情况,并用大声喊话、灯光爆闪等方式试图确定其位置。被困驴友表示可以隐约听到民警的呼喊,而民警也能偶尔听见被困者的喊叫声,但深夜的雷锋山顶大风呼啸,使得声音也出现了环绕音的效果,于是民警利用“灯语”,试图矫正方向。
“我们到达栖霞坑古道后沿古道而上,大概是走了两个多小时,这时听到了被困驴友的声音,但是因为山上风非常大,很难辨别具体方向,后来又经过一个小时的不断尝试,终于大致确定了他们的方向。他们所在位置非常高,接近他们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岩石,路也非常不好走,我们都是手脚并用往上爬。”溪口派出所副所长竺琛介绍。
终于,在晚上9时30分左右,救援人员看到了驴友手机的微弱灯光。虽然双方直线距离不足百米,但尽是乱石崖壁,根本无路可走,坡度更是超过60度,地表荆棘丛生,厚重枯叶覆盖着山体,稍不留神脚下就会打滑。救援警力攀爬了足足半小时,手脚并用,经过艰难跋涉,终于和被困驴友汇合。
“两位驴友是夫妻,也是徒步爱好者,他们跟着手机软件、别人的线路图行走,结果越走越高,路也越走越曲。他们非常害怕,因为当时天色渐晚,自己又没有带照明设备,最终向我们求助。”竺琛说,上山容易下山难,面对湿滑的下山“野路”,救援民警1人带头开路,1人殿后护安全。途中,大家手脚并用,历经半小时左右才走完这段不到百米的“野路”。最终,两名驴友顺利到达“古道”,接着,民警带领他们从原“古道”下山,历时一个半小时左右,于27日凌晨安全抵达栖霞坑村,此时救援才顺利结束,共历时6个小时。
民警提醒:春节期间,天气晴朗,市民登山游览活动增多,但登山赏景前一定要做足准备、做好规划并关注天气状况,切忌随意进入未开发的区域,勿走危险野路,避免出现迷路及受伤等情况。遇到紧急情况应第一时间求助。
来源:掌上奉化客户端记者 方振(新莓汇正能量稿池)
关键词:
